资讯中心

集团新闻

三创力量 向新而行 | 硬核护航!中国外运“特种部队”万里运送巨型风电设备

2025-03-21来源:中国外运

   

在集团“第三次创业”的旗帜下,中国外运有这样一支“特种部队”。他们敢闯敢试,历时625个日夜跨越了超5000公里的距离,战胜了边疆冬季的极寒天气,成功应对单月15套的运输高峰任务,圆满完成了目前中亚地区最大风电项目——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2X500MW风电项目的全部风机主体运输任务。

 

中国外运的车辆装载着84米的超长风电叶片穿越风景如画的伊犁河谷,踏上前往中亚的绿色能源之路


2024年深秋,一组中国制造的风电机组设备和巨型叶片,正跨越新疆万里金沙的戈壁滩和广袤无垠的无人区,向乌兹别克斯坦“万里送风”。这些巨型叶片及设备的目的地是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2X500MW风电项目所在地,这个项目是目前中亚地区最大的风电项目,建成后将利用丰富的风资源,每年为当地电网提供35亿余度电,减少碳排放160万吨。中国外运旗下中国外运海外发展有限公司作为此项目的跨境承运方,也将助力乌兹别克斯坦实现2031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

这趟旅途从中国包头、酒泉、巴彦淖尔等地分别启程,途经哈萨克斯坦,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项目现场,全程运输距离长达5000公里。所运输的货物由1422件超长、超宽、超高、超重大件设备,重达130吨的发电机组组成,其中单个叶片长度达84米,打破了此前中亚地区风电叶片的长度纪录。距离长、体积大、吨位重、货量大、工期紧、沿途运输环境复杂,种种因素都预示着这将是一次难度史无前例的运输任务。

 

直径比人还高的风电叶片排列整齐、整装待发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中国外运布哈拉项目团队迅速派出所有骨干深入一线,在新疆、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所有关键地点设立工作场所,和一线工作人员面对面交流,穿透式把控所有运输环节,并随着项目推进不断优化物流方案细节。


通过不懈努力,项目团队终于在2023年3月实施了首批发运,并于当年10月份完成了单月160车次的运输工作,现场交付18套风机,项目运输时间超过了计划安排,打破了霍尔果斯口岸历史最大单月大件出口作业数量,也创造了哈萨克斯坦至乌兹别克斯坦路段单月承运大件运输数量的最高纪录。

 

为苍茫的中亚大地送去清洁能源生产设备

 

2023年12月,新疆至乌兹别克斯坦路段极端天气频发,项目团队应对大雪封路、地面结冰等恶劣天气,通过升级装备、升级安全管理措施等方式保障项目进度及人员、货物安全,厚厚的积雪见证了这趟充满了挑战和奇迹的旅程。

 

项目团队在这段“长征”旅程中克服恶劣天气等重重困难


2024年7月,面对国内必经通道果子沟大桥运输条件的变化,项目组迅速做出应对,改用扬举运输方案应对大件设备通行受限的难题。

 

项目团队利用扬举运输方案解决大件设备通行受限的难题


2024年11月,项目团队顺利完成158套风力发电机组运输任务,实现了“零失误、零货损”,彻底打消了此前所有质疑。项目中还通过应用智慧物流平台系统,实现对货物远距离的可视化追踪,以智慧物流护航能源之风抵达目的地。这是“第三次创业”号角之下的一次“长征”——没有无法战胜的困难,只有不断突破的自我。

 

中国外运于2024年11月圆满完成158套风机的全部交付任务

 

2024年除夕夜,中国外运团队在星夜、雪地中与巨大的风电叶片一起过年


“万里同风、美美与共”,这逾5000公里(10000华里)的跨国旅途上,有车轮碾过的痕迹、月光照射的身影、呼啸而来的风声。回望无数个夜晚,中国外运项目团队枕着安全帽细数天边的星河,荒芜的戈壁滩上回荡着他们的谈笑声。“回想项目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参考,特种车辆资源紧张、道路路况恶劣、无人区面临彻底失联的风险……种种问题考验着我们,坦白说所有人都承受着巨大压力。我告诉自己,解决焦虑的唯一办法就是去做!随着项目一步一步推进,难题一个一个攻克。过程中,我们把智慧物流系统嵌入了运输操作中,系统的可视化追踪功能进一步改善了车辆沿途的管理、调度情况,给项目帮了大忙。”中国外运海外发展有限公司项目团队商务经理时学猛感慨道。(中国外运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