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攻坚克难奋勇争先,潮头勇立大干快上。作为深化央地合作、优化结构调整、助力东北全面振兴的新项目、新平台、新模式,两年来,太平湾合作创新区主动出击、积极作为、创新发展,园区开发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即日起,大连日报推出系列报道,呈现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推进开发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集“港、产、城、融、创”于一体的国家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特别示范区,奋力谱写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的太平湾实践与创新探索。
“今年是我来太平湾的第十个年头,我亲历见证了这里从一片荒芜之地变成如今的初具雏形,心中百感交集。在中央、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央地合作的太平湾实践,让一度处于停滞的太平湾项目涅槃重生,蓄力再出发,不断擘画着新蓝图!”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规划建设局局长、招商局太平湾开发投资有限公司规划地政部总经理徐雪蛟和记者说起园区的发展历程,话语中充满着笃定与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要创新央地合作模式,促进央地融合发展,更好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太平湾自2009年开始建设,其间曾经历过发展停滞、背负债务的时刻。2021年9月22日,园区迎来重大发展契机——辽宁省政府、大连市政府与招商局集团共同签署开发建设太平湾合作协议,创新提出央地共建、政企合作“管委会+开发公司”的“专属综合开发”模式,开启太平湾开发建设新篇章,探索实践深化央地合作、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助力东北及辽宁振兴的新项目、新平台、新模式。
一场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双向奔赴”由此开启。两年来,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按照“创新驱动、内外循环、央企抱团、振兴东北”总体思路,积极推动构建“前海—太平湾创新合作平台”“国资央企合作经济飞地”“东北亚合作经济飞地”,致力于将太平湾打造成“港产城融创”于一体的“东北新特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国资国企综合改革特别示范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东北亚对外开放新前沿。
行稳致远法治保障为央地合作新模式打牢根基
改革是“破”,重在创新突破;法治是“立”,重在规则秩序。“破”彰显改革魄力,“立”展现改革智慧。园区向上生长的力量,需要脚踏实地的基础保障+引领发展的顶层设计。两年来,太平湾从未停止这样的脚步。
2023年5月24日,辽宁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大连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条例》,于7月1日起实施。《条例》以地方性法规的形式,对合作创新区的发展原则和目标、管理体制、开发运营模式、管委会职责权限、产业发展、服务保障、监督机制等主要事项作出了规定。在省市各有关单位的支持下,这部具有大连特色、体现创新精神、为大连市振兴发展保驾护航的地方性法规自上报到生效,仅用了9个月时间,太平湾也成为大连市率先实现立法的法定机构园区,为法定机构改革立法创新先行先试提供了法治保障,开启了政企合作新型园区的先河。
“《条例》为合作创新区在开发模式的设计上树立了为民立法的理念,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和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大连海事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市地方立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国强说。
打牢园区的发展基础,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始终保持了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全国乃至全球视野。全力推进太平湾围填海历史问题的解决,2023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自然资源部正式同意太平湾综合港区项目海域使用申请,也标志着太平湾港区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全部解决,太平湾开发建设踏上新征程!
以市场为导向探索“政企合作的太平湾实践”
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央地共建、政企合作”的开发建设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重大的体制机制创新,得到了省市的关心与支持。用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撬动政府与企业的“有形”作为,太平湾的实践答卷铿锵有力——“只要企业谋定能做的事,政府就要用底线思维去支持,让企业有充分施展空间”“企业发展基于市场准则,政企合作要想体现市场化,要真正把企业突出在前”……
围绕“充分赋权、能放尽放”目标,大连市政府在太平湾开展园区赋权全市试点工作,向太平湾管委会下放4批次市级管理权限139项,省直部门下放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用地组卷和使用林地等权限,与瓦房店市划分出第一批事权。太平湾管委会行政事权累计2030项,是全市承接省级、市级事权最多的园区,赋予了园区发展更大的自主权,通过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简化审批环节,努力探索“园区事园区办”,持续推动园区战略能级的跃升。
管委会通过体制机制不断创新,为企业营造最优营商环境;企业则不再担心政策朝令夕改,放心投资兴业,为园区发展注入“活血”,两年来,园区通过打造政企合作的太平湾实践,让央地合作的创新模式有法可依,让政企成为最佳搭档,也让太平湾合作创新区的开发建设步入快车道。合作创新区与浙江运达围绕海上风电产业,规划建设占地面积1500亩、100亿元产值的风电母港产业园,已实现风电主机、塔筒/桩基、新材料叶片、海底电缆产业导入,投资规模30亿元。太平湾国际冷链及粮食综合物流枢纽基地项目,太平湾与中国化学集团旗下中化建投公司合资成立太平湾临港冷链项目公司并取得营业执照……一系列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临港粮油和冷链产业方面的项目落地,众多国资央企集聚太平湾创新发展,彰显了园区充分发挥大央企大项目引领作用,聚焦“一区多园”,加快推进产业导入,打造发展“新高地”的强大动能。
改革创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日前,太平湾合作创新区推出了支持上限最高达1000万元的“氢六条”,瞄准解决园区氢能基础设施不完善、产业高成本和技术门槛等制约氢能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问题,聚焦固定投资、办公生产用房、科技研发创新等重点方面,对入驻太平湾的氢能产业相关企业、机构和项目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氢六条”是太平湾围绕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打造“有为政府”“有效市场”,持续改革创新,探索“央地合作”新模式,多方协同合作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2021年9月22日重启建设以来,太平湾满弓发力、攻坚克难,在顶层设计规划、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营商环境优化、基础配套建设、产业项目导入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2022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5.6亿元,引进省外到位资金6.25亿元;土地征转面积1平方公里,土地出让面积累计231公顷,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3亿元,年均增长69.7%,企业数量增长率192%。
8月21日,大连市与招商局集团举行工作会商会议。招商局集团表示:招商局集团始终把大连作为投资布局的重点区域,经过双方密切协作、合力攻坚,辽港集团转型发展迈上新台阶,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开发建设进入新阶段。当前,招商局集团正处在锚定“世界一流”、打造“两条曲线”、推动“第三次创业”的重要阶段,将坚持立足国家所需、地方所想、招商所能,深化与大连会商对接,项目化清单化抓好合作事项落实落地,脚踏实地推动太平湾合作创新区开发建设年年有进步、不断有突破,更好助力大连“两先区”“三个中心”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辽宁全面振兴中贡献央企力量、彰显央企担当。
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创,成为太平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韧劲和内生动力。此刻,一批又一批充满着实事求是、改革创新的勇气与定力的建设者们奋不顾身地投身这里,一幅抢抓机遇、踔厉奋发,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恢宏画卷,正在太平湾徐徐展开……(招商局太平湾 供稿)